
“尤口”杯筏钓赛

西滨镇第十五届 “新农杯” 篮球赛场

参赛选手在闽湖畅游
传统赛事 扎根县域
尤溪县最“热门”的体育运动,非篮球莫属。
在沈城,篮球爱好者分布各个年龄段。几十年来,尤溪县通过打造各阶段的篮球品牌赛事,使全县的篮球运动水平不断提升。县内历史最悠久、影响力最大的,莫过于1985年起举办的“蓬莱杯”及1986年起举办的“沈溪杯”、延自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阳镇春节村际篮球联赛等赛事。
每年尤溪县篮球协会承办限定40岁以上篮球爱好者参与的元老杯、以乡镇为单位的“村BA”、各基层工会间的职工篮球赛。各乡镇利用节假日开展的“村BA”,更是近年来的一大亮点。
西滨镇“新农杯”篮球赛自2009年创办以来,已开展了15届。从最初在临时赛场到如今比赛进入标准化体育馆,“新农杯”逐渐形成稳定的举办传统,成为西滨镇特色文体名片。
8月8日,第十五届“新农杯”篮球赛火热开幕,吸引全镇各村(社区)、企业、机关单位7支代表队近百名运动员参赛,通过视频号直播吸引了上万人次观看,周边乡镇群众纷纷驱车前来观赛,赛场周边的小吃摊、农产品摊位生意火爆。
“球赛举办不仅拉近村民间的距离,更强化了‘西滨人’的身份认同。尤其是返乡青年,赛事成为他们回归乡村、融入家乡的重要活动。”西滨镇经济发展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颖说。
坂面镇依托闽湖36.7平方公里广阔水域与Ⅱ类稳定水质,打造“闽湖杯”赛事品牌。8月份举办公开水域游泳邀请赛,吸引128名选手参赛;9月份首届筏钓邀请赛,更汇聚全国百余名爱好者;尤溪口镇则瞄准闽江与尤溪河交汇处平缓水流及丰富鱼类资源,联合县钓鱼运动协会推出“尤口”杯筏钓赛事。“这里是天然钓场,参赛还能赏景,比商业钓场更有意思。”从三明市区前往参赛的选手朱文斌说。
“赛事+” 创新发展
在专业化运营上,尤溪县体育运动中心联合20个体育协会,构建起覆盖不同群体的赛事体系。2024年,全县举办篮球、足球、乒乓球等各类全民健身赛事50场次,参与人数达6.8万余人。其中,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(福建赛区)的引入,直接提升当地中小学篮球爱好者及家长对赛事的关注度。
足球运动的赛事体系搭建,是“赛事经济”在尤溪的生动实践。2017年,足球爱好者陈忠源牵头成立尤溪县足球协会,从注册微信公众号普及知识,到打造“迎春杯”五人制足球赛品牌、“贺岁杯”足球邀请赛、八人制足球联赛……尤溪足球赛事逐渐成熟。
今年8月,由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发起、尤溪县足球协会承办的“朱子文化杯”海峡两岸(福建尤溪)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火热开赛。本次比赛分U16、U14、U12、U10、U8五个组别,U16组为十一人制,U14组为八人制,U12、U10、U8组为五人制,来自全国的40支队伍600余名小球员齐聚尤溪。其中有来自台湾的4支队伍85名球员。
“这次比赛选手们丰富了赛事经验,通过海峡两岸的足球交流活动,促进了两岸体育事业融合发展。”台湾迈斯博体育协会足球教练林子洋说。
赛事突破竞技本身,成为连接文化、产业、民生的纽带。在台溪乡书京村,第三届“茶香台溪 书京土堡”越野赛将赛道与古村落、茶园串联,选手在奔跑中感受土堡文化与茶文化的魅力,赛事直接带动当地民宿、农家乐收入增长。
“县里办大型体育赛事,对我们酒店客流量带动最直接。”尤溪文公大饭店总经理陈娟说,“为服务运动员,我们主动对接教练收集球员信息,并结合建议与需求科学定菜单、做营养搭配。用优质服务,为家乡文旅发展出份力。”
面向乡村群众的“村BA”、针对青少年的足球邀请赛、瞄准新兴运动的射箭比赛、吸引专业选手的游泳赛、主打文旅休闲的筏钓赛……从最初满足群众健身需求,到如今成为推动乡村振兴、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,尤溪县的赛事经济崭露头角。
“我们要办群众喜欢、有本土特色、能带动发展的赛事,让体育成为连接农业、文旅、康养的新纽带。”尤溪县体育运动中心主任郑建平说。
(尤溪记者站 罗 姮 通讯员 池茜晨 蔡昌源 文/图)